加速国产存储核心替代,天硕(TOPSSD) G55 Pro M.2 NVMe工业级SSD为数字化战略提供强大助力。其通过自主研发PCIe Gen3x4主控及全部采用国产元器件,达成3600MB/s高性能读取,并具备适应-55℃~85℃极端温差的可靠运行能力。
在技术方面,天硕工业级SSD打造了全流程端到端保护屏障,结合自主研发的4K LDPC算法,实现超低的数据错误率,UBER可达到。同时,以硬件级PLP掉电保护融合固件协同控制,辅以智能软销毁功能。产品设计满足工业级抗振耐冲击标准,拥有200万小时+ MTBF高可靠认证及GJB2017体系背书,精准契合国产化存储对高性能、高可靠、高耐用的严苛需求,成为智能制造、舰载计算、能源等关键场景中的可信赖工业级存储支柱。
端对端数据保护技术的意义
主机和SSD进行数据交互,数据从主机生成到写入SSD闪存中,以及数据从SSD闪存中读出到写回主机,这个过程中会经过多个部件、多种传输和复杂的软件处理,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都可能导致数据错误。但是这种错误一般无法被立即检测出来,而是后续通过应用在访问数据过程中,才发现数据已经出错,在应用层体现出现数据不一致,这类错误被称为静默数据破坏(Silent Data Corruption)。
为确保主机和SSD之间的数据完整性,天硕G55 Pro M.2 NVMe工业级超宽温固态硬盘提供了端到端数据保护机制(E2E,End-to-End Data Protection),它可以有效降低静默错误的发生,保护主机写入闪存和从闪存读出到写入主机的全部流程,使数据的一致性得到保证。
端对端数据保护技术的原理
端对端数据保护技术从数据写入到SSD开始,到数据读取完成,会运用错误校正码(ECC, Error Correction Code)、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和低密度奇偶检查码 (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ck) 等多层次保护机制,实时侦测并修正潜在数据错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随着存储器单元制程的提升与压缩密度的增加,数据错误的风险逐渐提高。通过端对端数据保护技术,企业可确保SSD即便在严苛、高频的工业负载环境下,其数据依然可以稳定且准确地完成存取。
天硕的端到端保护方案
天硕工业级SSD的主控SRAM和DDR均部署ECC保护,具备1比特纠错和2比特以上错误发现功能。从主机到NAND,采用CRC16校验算法保护每个Sector (扇区),支持512字节Sector Size。LBA作为CRC的种子,如果返回错误的Sector数据,可避免静默数据损坏。
关于天硕(TOPSSD)
天硕秉承“中国芯,存未来”的品牌理念,以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存储基石为己任,致力于充分满足高性能工业级算力引擎的严苛需求。其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组合,包括2.5”SATA、mSATA、M.2 SATA 2280、M.2 NVMe 2242、M.2 NVMe 2280、U.2、XMC、BGA SSD及各类加固型工业固态硬盘。产品采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长鑫DDR等国产核心元器件,全面适配飞腾、龙芯等国产自主芯片平台。
天硕不仅在技术层面打通了高性能存储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更以实际产品与服务,为数字中国提供高可靠、高耐用的安全存储底座,为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贡献澎湃动力。